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
新闻

上海书展迄今已经举办了12届 一本本好书背后是时代的投影

2015-08-24 10:09|来源:上海书展|admin|

 

上海的夏季,是一场爱书人的文化之约。

上海的夏季,是一场爱书人的文化之约。烈日下攒动的人群、场馆里翻书的身影、论坛上激荡的思想火花,一次又一次让这座爱阅读的城市,书香满溢。

上海书展迄今已经举办了12届。十几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见证的不只是一场场因书而起的聚会,也是城市和国家的发展轨迹。一本本好书背后,是思潮的涌动,也是时代的投影。

激活传统

死记硬背的灌输并不能触摸到经典的灵魂,好看、有共鸣,才会有人乐意去读去品。这是当代人对传统经典的重新解读。传统文化真正被激活了,它们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死物,而是与当代人的内心有了对话。

娱乐生活

从庸常到复杂

2005年,《达·芬奇密码》在上海书展热销。它是上海书展拥抱商业的风向标,仿佛预示着一个文化产业化、娱乐化时代的到来。

这本由美国作家丹·布朗创作的通俗小说,2003年以750万本的成绩打破当时美国小说销售的记录,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小说。而“卖座”两个字已经说明了它的属性。小说本身谈不上有太多内涵,只是集合了侦探、惊悚和阴谋论等多种流行元素。引进中国后,在成熟的市场营销下,立即在中国引发话题讨论,产生品牌效应。就像好莱坞大片那样,虽然是一次性消费,但也最好去看一下,以此证明你能跟上流行与时尚。

购买这类书籍,有些人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社交话题。就好比现在的弹幕网站,年轻人的乐趣不在于影视作品本身,而在于别人的二次评价上。通过评论,人们互相看见对方,互相“刷存在感”,释放网络社会的交互性。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认为,在一个娱乐化的年代,今天的青年文化有太多值得书写的地方。城市化、中产化带来很多代际问题。时代发展之快,不仅仅造成人们财产、住房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重新建立。

人的衣食住行与过去有很大区别。比如喜欢自制美食、参与打赏、众筹的新消费主义;强调步行交通、崇尚环保生活的新都市主义等等,这些细节变化正说明了中国正处在怎样的发展阶段上。

又比如,书展上那么多旅游书、美食书、摄影书的背后是什么?是人的精神状态、生活空间在发生改变。流动的社会里,想把生命和时间凝固住,所以喜欢摄影的人多了;平凡庸常的生活中,想要寻找另一个自我,体验形形色色的世界,所以旅游书火了。这些行为背后,展示的是今天中国人的文化观、生命观的变化轨迹。

传统文化

从迷失到自信

2006年上海书展,有一本书红遍全国,那就是易中天的《品三国》。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易中天就致力于让学术走向大众,出版了《品读中国》文化系列图书,但在那个年代,响应者寥寥。直到2005年起,他在《百家讲坛》开讲“生猛史学和麻辣史学”,一炮而红,获封“学术超男”。《品三国》这本书成为上海书展的年度热书,似乎就是“易中天现象”的延伸而已。

但在梁永安看来,这本书的走红有某种时机和必然性。易中天和他的《三国》,于丹和她的《论语》,都遇上了一个好时代:传统文化逐渐回归,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逐渐觉醒。

上世纪80年代,曾被一些人称作现代中国的“启蒙时代”,涌动的文学热潮激励着诸多文学青年。其中,许多文青接触的都是外国文学著作。外来的文化,吸引着刚刚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颇有点‘五四’的味道。”梁永安说。然而精神世界刚有所翻新,90年代的市场经济就扑面而来,文化和情怀忽然被搁置一边,人们热衷于讨论下海、做生意、如何淘第一桶金。

社会财富不断积累,“拜金”“逐利”“道德滑坡”这些词汇越来越多出现在媒体上,缺乏人文滋养的精神土壤开始萎缩,变得贫瘠。所以当时间走到2006年,或许是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许多人渐渐求诸神佛、国学、史学、哲学,重新追问人生的意义,追问一个幸福的人生该怎样过。

此时此刻,经济增长,也伴随着文化自信的归回。市场带来一种自发的力量,这种“自发”心态在文化领域转变为一种“自觉”,那就是我不需要别人来启蒙了,我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最终,中国人还是在自己五千年文明的深处,找到了精神共鸣。国学热、历史热进入一个井喷期。

延伸至2008年,上海书展的“十大好书”之首就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红学”被拉下神坛,不再高高在上。学者文人、编辑和出版商纷纷意识到,用有趣方式书写的传统经典非常畅销。

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顾晓鸣说:“我们原来的表达方法有些刻板教条,倒了读者的胃口。现在找到了一种比较合乎大众口味的形式。”面对大众,经典不再装深沉、摆架子。在品味情境、咀嚼故事中,人们有所悟、有所得。

“从文化策略上看,这很好。”梁永安也表示赞同。《红楼梦》里的情感、内涵,在“趣话”之下,反而被挖掘得更加细腻。只要有学理依据,“趣说”“妙说”都是不错的传播手段。死记硬背的灌输并不能触摸到经典的灵魂,好看、有共鸣,才会有人乐意去读去品。这是当代人对传统经典的重新解读。传统文化真正被激活了,它们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死物,而是与当代人的内心有了对话。

此后,刘心武揭秘《红楼梦》、骆玉明的《老庄随谈》等一系“国史”新讲,源源不断成为每一届书展的热门,至今都不曾改变。人们开始懂得,光知道柴米油盐,只是一个人,但不像一个中国人。

财富追求

从实用到“无用”

2007年上海书展,有一本入选“十大好书”的书籍,很多人已不复记忆,那就是《股市分析软件用法详解》。

2007年,正逢中国股市进入大牛市。沪指突破6000点,这个高位此后再也不曾出现过。当时但凡入市,都能短期盈利,手里只要略有积余的人,都忍不住杀入股市。书展上,股市和财经类书籍销售量一路飘红。

2007年,还是中国GDP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第五年。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突破5万亿元,这是一个历史性增长,因为2006年的财政收入才3.9万亿元,仅一年就跨度如此之大,且经济的快速增长由投资和出口拉动,而非消费。这让许多学者表示深深忧虑。

所以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而非数量。当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可以说,宏观政策采取了种种“冷却”措施,却仍然挡不住一个非理性繁荣的市场,也挡不住人们渴望赚钱的心。一些人文学者开始议论“财富”这个话题。有人提醒:“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寻找正确处理财富和精神的恰当的度。”

复旦大学哲学教授张汝伦在一次财富论坛上说:“我担心,钱成了通吃的价值标准。很多收藏家,上亿的东西拍回家,他不说这是美,这是钱!生活变成一种简单的思维方式,那就是积累物质财富,把它滚大、再滚大。这条脉络之下,所有资源配合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好像每个理性的人都应该走这一条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建军说:“人很容易过庸俗的生活,而获得教养却充满坎坷,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我们需要培养一个人的教养,使人们对庸俗的生活产生恐惧。”

随后,教训来了。2008年,国内股市下跌外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大部分人在股市被套牢。2008年的上海书展“十大好书”基本都是文史类,可能人们潜意识里想回避经济话题,也是一个原因。

而此后,“稳增长”成为经济关键词,中国经济从快速增长演变为“新常态”。同样,随后几年的上海书展上,再也没有一本股市实用书能够名列“十大好书”。大家似乎达成了一种共识:这种书写得再好,私下翻翻可以,但不登大雅之堂,不宜公开倡导。

与此相伴随的,是人文类书籍全面回归。

城保意识

从沉睡到觉醒

2008年上海书展,有两本书籍进一步唤醒了上海人的历史遗迹保护意识,那就是《永不拓宽的街道》和《叩街问巷:上海马路的前世今身》。

也是在2008年,市规土局委托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开展“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扩大保护范围”课题研究。阮仪三带领团队历时三个月,摸清了上海石库门建筑的底,建议保留大田路、山西路、康定路、海伦路等111个有价值的石库门里弄。

从那一年起,在一批学者文人的呼吁下,保护旧里弄、老街道建筑的声音越来越响,虽然房地产的扩张速度依然很快,但保护历史建筑的民意,每每都能占领舆论的制高点。

梁永安认为,近代中国动乱频发,大部分的中国现代城市,其实都没有真正享受过一段温润的时光,可以看着城市文化、城市性格慢慢养成。所以中国的不少城市还保留着农业社会的伦理特征。

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工商业较早萌芽的城市,在这方土地上,因历史的偶然和必然,培育出独特的市民文化。那是在一个流动人口繁多的陌生人社会,才有的市民文化。许多街区的形成,随着时代的变迁充满韵味。东西方的文化交汇、新旧事物之间的多元融合,构造出上海奇妙的空间关系。它不是在一片空白的图纸上忽然拔地而起的新城。所以在现代城市的肌理上,上海带有某种示范性、试验性,一直拉动着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往前走。

可以说,当上海书展上保留城市建筑肌理的书籍,引发上海人重新思考城市问题时,中国人的历史建筑保护意识集体苏醒了。

即使到了今天,城市保护、历史建筑影像类的图书依然能引起关注。

大国格局

从低头赶路到环顾世界

2013年,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亮相上海书展,毫无异议地成为“十大好书”之一。

“傅高义的书写有一个特征,区别于上世纪的领导人传记,”梁永安说,“他把邓小平放在世界格局下,提炼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转变过程。”

而这种大国格局,尤其是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书写时政话题,成为当代中国人偏爱的角度。早年的《中国可以说不》《中国崛起》到现在的《德政之要》《世界秩序》,无论是中国人写的还是老外写的,这些热书无不切中了国人的这种阅读心理,给了我们一个走向世界的高质量观察点。

再往前,2011年的上海书展“十大好书”目录已经呈现出这股流行趋势:张维为的《中国震撼》、葛兆光的《宅兹中国》、胡德平的《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彼得·海思勒的《寻路中国》等等,一大半上榜书都属此类。

从全球视野,重新审视中国所处的时代、重新解读中国所走过的历程,这背后是中国的崛起,也是中国人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种种迷茫和思考需要解答。

中国从来不是一个小小的工商业国家。中国人曾经一直具有大国眼光和大国思维。然而在近代备受挫折后,自信、眼界也受到了挫伤。上世纪末,埋头把自己发展好成为仅有的几个焦点之一。

然而到了今天,全球化时代下,中国开始真正地走进世界。小的方面说,越来越多的人出国旅游、留学,一个国内的平凡青年通过互联网就能看到美剧、韩流,买到全世界的品牌和特产。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和了解,从未如此贴近过。大的方面说,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加入WTO,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与此同时,贸易冲突、标准冲突、领土争议等等国际问题纷至沓来。

当有人在谈论中国时,就是在谈论世界;当中国发生一些改变时,也会影响世界的改变。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这样的资格。我们到了重新认识世界的时候。中国人潜藏在血脉里的大意识、大格局由此被唤醒。正好在这个发展阶段,有那么一批全球思想家写的好书可以解渴。

去年上海书展“十大好书”之一的《甲午殇思》引发热议,其实也可归为此类。它并不是作为传统的历史书受到追捧的。原本,这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就包含着诸多复杂的因素可资借鉴,曾经简单的教科书式解读,并没有挖掘和细究前因后果。这段悲情历史除了侵略、压迫、国耻,还有对军事、经济、技术、国力、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分析,都值得书写,尤其是可分析近代史上,中国曾经是如何与世界相处的。

“随着国力增强,我们的承受力也比过去强。谈及历史,不再是纯粹的悲愤。”梁永安说,“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仔细地回视历史,踏踏实实地分析,从而思考中国下一步往哪里走。”

许多人都预判,伴随着中国的发展,这类“大国”书籍的市场需求潜力很大,未来的书展上依然少不了它们的身影。那是大国国民,对自己和世界关系的一种追寻。

商业形态

从传统到颠覆

2010年,《淘宝商城的财富传奇》被选入上海书展“十大畅销书榜”。其实这个反应已经有点迟缓。

2010年的淘宝,已经完成了一幅庞大的商业版图,证明了它在财富上的成功,于是迎来书展上的关注。但是当时大多数人还没意识到,马云的野心不止于此。也是在2010年,阿里巴巴获得国内首张电子商务小额贷款执照,进军金融界的雄心壮志初露端倪。

此后,人们才一年比一年更加明白,淘宝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它不只是一个公司的财富传奇,也是中国网络购物和消费力量崛起的过程,是千百万网商创新能力急剧释放的历史。“剁手族”、“夜淘族”等多个网购族群出现;宅男、宅女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网店模特、网店装修师、网络砍价师、网拍团长、淘宝客等“新三十六行”应运而生……

今天,如果在书展上,仅仅从“财富”角度解读阿里巴巴的书,感兴趣的人估计会大为减少。对于互联网,人们关心的已不只是财富。“互联网+”已经在国家政策层面被提及,它改变了个人的消费行为和文化生活,也改变了企业、社会创造价值的方式。

2012年《乔布斯传》名列上海书展的榜单。人们对乔布斯的理解和对淘宝一样,都经历了转变。乔布斯在中国人心中从一个商业领袖,变为“改变时代的‘苹果教’教主”,乔布斯的人生故事因此引起人们极大的好奇。

而从书的角度说,阅读方式本身也在被刷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一直试图培育大众的阅读习惯,但是历时太短,还没来得及养成,中国就面临战乱。到了21世纪,好不容易盼来一个能够安静阅读文本的时光,但马上遭遇互联网、视觉文化、后现代文化的几面夹击。纯文本阅读戛然而止。“我们已经不可能像西方那样,有一个文本阅读的培育期。”梁永安说,“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新方式,重新让阅读成为生活习惯。”

正是在2010年的上海书展上,电子阅读器成为热销商品。到了2011年,上海书展进入“微博时代”,首次开设官方微博“书香上海”。此后,书展上的各种电子产品屡见不鲜。阅读再也不是过去那种精英由上而下的推动,它得依赖市场和大众的自发自觉。读者不是被启蒙的对象,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写作的角度不再是俯视,而是互动。文化生产、传播形态都因互联网而不断变化。大众和精英的界限越发模糊。

这些可能会倒逼未来的书展,不能光摆摊和卖书,而更需要注重展示“纸张的艺术”。从装帧上、形态上,体现书文化宽阔的内涵。甚至作者、编辑一起告诉读者怎样挖掘一本书,好书是怎么生产出来。培养读者对纸媒的感情,这个任务在新时代显得越发艰巨。

扎米亚金曾说,文学有“大文学”和“小文学”之分。“小文学”是一厘米的文学,而“大文学”是一千米、百万米的文学。同样,一本好书是为了让人们追求百万米的高度,体现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力量。所以今天,我们不能仅仅就表象谈表象。一本本热门书背后的时代变迁、一届届书展背后的社会变化……站在历史的宏观坐标上,才能对未来有某种前瞻。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