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
新闻

人大代表谈上海文化“东进”:让“硬设施”变“软实力”

2016-01-28 16:01|来源:解放网|邹瑞玥|

中新社上海1月28日电 (记者 邹瑞玥)在上海“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的蓝图中,“东进”成为一个醒目的标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世博会博物馆、天文馆等重大项目均落户浦东,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9个市级院团也酝酿深入浦东城镇,彰显出上海涌动的文化改革发展大潮。
 
“如果浦东的文化没有跟上来,那么上海只能称得上‘半个国际文化大都市’。”作为落户浦东的剧场“先行者”,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市人大代表林宏鸣对如今的规划乐见其成。在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之外,上海博物馆东馆即将落户世纪广场地块,在此形成科教、文博、演出的“三驾马车”。
 


上海过去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说法,形容浦江两岸交通、文化等配套设施差距悬殊。到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后半段,即便陆家嘴已经有了上海最贵的房,“经济向东流、文化往西走”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很严重。
 
“东艺筹建时争议也很大:是不是能有那么多演出,那么多观众?”林宏鸣告诉中新社记者,“上海需不需要两个歌剧院”在本次两会中依然有争论,但与当时东艺面对的问题其实差不多,“如果歌剧演出非常少,那一个都多余;如果剧目和观众的数量都很大,两个也不多。”
 


用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的话来说,上海不少文化设施如今都在“脱单”,隔着黄浦江遥相呼应。歌剧院只是一步到位罢了。在林宏鸣看来,公共文化设施的完善是文化软实力的催化剂,演艺行业近十年就是一个“硬件出软件”的时代。十多年来,各地的新建剧院在剧目创作、观众群体的建立、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起了核心作用。以东艺为例,经过十年的培育,现已成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剧院之一,每年吸引超过63万观众,演出场次超过6500场。
 
“十三五”期间,上海还将推进环人民广场老剧场的改建恢复及多元演艺空间的建设,规划利用原世博园区,逐步形成“一轴双心、沿江沿河、一环多圈”的上海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提升市民的人均公共文化建筑面积。在与会代表眼中,要让“硬设施”成功变身“软实力”,观念的转变很重要。
 


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看来,“环人民广场”演出带形成已数十年,最早可以上溯至上世纪20年代,后来大批百货商场一度蚕食了演出空间,但如今人们发现,仅仅是购物的欲望已经不足以激发活力,而是要塑造物质和精神并重的生活空间。
 
上海的书店已经率先开始实行“复合经营”模式,不同类型的书籍与不同类型的生活商品混搭在一起,既愉悦了购物体验又吸引了人流。林宏鸣认为,目前对剧院的认识还太单一,仅仅作为夜晚演出的场所更是极大的浪费。剧院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可以是“文化的课堂”、“精神的食堂”。新规划的剧院如能着重于复合的消费模式,青年人在此观展、购物、吃饭、看演出,享受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活。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