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
新闻

望道讲读会等一批社会科学主题讲座吸引众多读者

2016-08-23 09:34|来源:文汇报|范昕|


上海书展:讲好中国故事的平台
 

上海书展正在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平台。21日,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望道讲读会,举办2016上海书展学术论坛,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长征’”、“全球性百家争鸣时代的中国学术”等论题,全面解读我们生活的时代。从上海书展开幕首日推出的“文化自信与出版传播能力建设———2016主题出版论坛”,到一连4场主题为“读懂时代”的望道讲读会学术论坛,再到“2016世纪中国论坛”……今年书展期间,在纯文学之外,包括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频段”的声音交汇相融,多个维度的观点彼此砥砺碰撞,激荡起思维和智慧的火花,让上海的城市文化包涵更深的精神力度。
 
通过深度阅读把握时代趋势
 
上海书展期间,通过多个学术论坛和讲座,一批专业性颇强的话题,在普通读者中展现出很强的渗透力。
 
“21世纪是多元对话的世纪、百家争鸣的世纪。各种文化必将在全球意识的关照下得以发展,而不再是关起门来孤立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高瑞泉提出,中国学术能否更好地参与到全球性的百家争鸣中,像中国经济影响世界那样,影响未来的世界文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多年以来,教条主义的幽灵仍在不断困扰着中国学术发展和理论创造。中国的部分人文学术和社会科学,有时不分析具体问题、不顾及具体状况,仅仅知道把一般原则运用到任何内容之上的教条主义。”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晓明看来,中国的学术亟待从学徒状态当中摆脱出来,应该有自己鲜明的态度。
 
“跨文化交流已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关键词。但我们跨出去的东西现在比较多的还是“孔子”“三国”等传统文化,或者养生气功,必须补上文化输出范围狭窄的短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说,应在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更有效地推进与推展自己的文化研究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望道讲读会还结合每次活动内容开出一张相关阅读的推荐书单,成为活动的保留环节。在这次讲读会活动上,专家学者开出的书单就包括罗素的《中国问题》,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汤一介的《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塞缪尔·亨廷顿的《全球化的文化动力》等10来本书。短短一两个小时的讲读会活动终会结束,但听众针对某一话题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才刚刚开了个头。
 
沉下心重温经典获得自信和底气
 
上海书展上,望道讲读会让人们看到了阅读的另一种方式———“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深度阅读。“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多样化的,这其中需要高品质的、在思想和价值观上有引领性的声音。呼唤回归阅读本身的望道讲读会就是这样的代表。‘望道’二字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开启的阅读想象足以让人期待。”三次担任望道讲读会嘉宾的一位学者这样评价说。
 
望道讲读会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要内容,自2014年创办至今,3年间共邀请60余位各领域知名学者、专家送上高质量的讲座,讲读经典,传播经典,为公众总计推荐200多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几天前,望道讲读会公布数千位读者从过往推荐书目中选出的十本好书,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钱穆的《国史大纲》等著作脱颖而出,无一不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似乎印证了一个事实:时下,越来越多的读者正视到了经典的力量。
 
今天,我们为何需要重读经典?汪涌豪告诉记者,“时间是把残忍的匕首,带走容颜,也带走思想。正因如此,前辈大师留下的宝贵的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护惜、唤回。别以为经典就是不接地气的,看不懂的,它们其实贴近现实甚至能够俯瞰现实,往往把日常生活凝聚在了格言箴言中,以一总万。叔本华说‘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阅读经典的过程,是问道的过程,而远非简单的求知。通过经典获得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人们在纷乱的社会中自然不会迷失。”也有专家认为,“经典之所以得名,就在于其思想创造性经得起历史的推敲与检验。随着人们经验、阅历的增长,每一次重读经典都能与当下勾连,获得全新的感受。”
 
票选望道讲读会3年间推荐的10本好书时,很多读者都留下了带有个人体悟的推荐理由。比如网友“燕妮”这样评价马克思的《资本论》:“这部经典反复看也不为过。对比当今的现实情况,仍惊讶于其持续发挥的作用,对当今很多社会经济现象仍然解释得通。这让人诧异于作者的眼光和胸中的韬略,时间已经过去100多年,我们仍然需要这部书来揭示未来的社会现象,对以后世界经济走势作预测和判断。”把票投给钱穆的 《国史大纲》,网友“林中伟”留言道:“历史不是对过去事件的简单记录,而是透过事件,透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展现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体系。今天,了解、阅读《国史大纲》的过程应该是重新唤起我们对过去祖先的记忆的过程,应该是重新点燃我们这个民族精气神的过程。”这些鲜活的体悟,无不烙上“慢”阅读的印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