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官方发布 >
新闻

[活动现场]毕修勺译《左拉小说集》新版首发座谈会暨诵读经典活动

2013-08-19 15:23|来源:上海书展|作者:徐晶|
毕修勺译《左拉小说集》新版首发座谈会暨诵读经典活动于8月19日14:30-15:30在第三活动区进行。复旦大学教授、长江学者、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思和,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沈祖炜,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周立民,毕修勺先生的亲属毕克鲁,《世纪》杂志主编沈飞德,法国驻沪领馆文化专员陈楠等出席了活动。


 

 
 

 
 

现场照片
 
 
2013上海书展,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推出了一套暌违六十余载的“左拉小说集”。一套八本的左拉小说包括《给妮侬的故事》、《给妮侬的新故事》、《蒲尔上尉》、《娜意·米枯伦》、《戴雷斯·拉甘》、《玛德兰·费拉》、《磨坊之役》、《克罗特的忏悔》。这些著作的前七本是著名翻译家毕修勺在1945年~1948年间翻译并整理出版。1985年至1987年又重新修改校正过。尘封多年终于得以整理出版,填补了国内世界文学名著出版的空白。长篇小说《克罗特的忏悔》曾在1998年7月由台湾业强出版社列入世界文学名著精华本,这是首次与大陆读者见面。
 
毕修勺(1902—1992),浙江临海人。他是我国最早翻译左拉作品的学者,长期从事左拉小说、哲学和历史地理著作的翻译。他于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5年回国。曾参于创办劳动大学,并在劳动大学和立达学园教授法语,曾任《革命周报》主编。1930~1935年他曾再度赴法翻译《人与地》。抗战时,曾任国共合作时期《扫荡报》的总编辑。抗战胜利后,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董事、常务董事,成为致力于左拉小说翻译的职业翻译家,在1948年翻译出版了七部左拉小说。解放初期,他又翻译出版了左拉的《萌芽》、《劳动》、《崩溃》三部长篇。后一度蒙冤,又因反右、文革,失去了整整二十五年的自由翻译、出版时间,直至1979年他才被彻底平反,之后曾任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像毕修勺这样把自己的一生都倾注在翻译事业而且是翻译一位作家的作品的译者,可以说举世罕见。也许,这就是他和左拉的缘分。1920年,当18岁的毕修勺漂洋过海踏上法兰西的土地开始异国求学生涯时,偶然得到的一本《土地》竟使他一见钟情,边读边泣。就此,他完全融进了这位伟大作家的氛围,不仅在短短几年间读完了左拉的全部著作,而且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把左拉的作品全部译成中文,介绍给在黑暗和困苦中挣扎的祖国人民。6年后,他返回祖国时,所带的唯一财富是五六十卷书籍——几乎全是左拉的。1927年,他的第一部译作《左拉短篇小说集》问世了,他成了第一个把左拉介绍给中国读者的翻译家。随着他的转述,人们开始了解另一块大陆上的工人、平民们的生活、心境,也开始认识那位严峻地面对世界的法国文学巨匠。此时,年轻的毕修勺绝没想到,他日后的翻译事业竟会遭到那么多的磨难。50年代中期,他被错划右派,开始了长达25年的监狱生涯。1979年6月获彻底平反一出狱,他立刻回到久违的书桌,重新进入左拉的世界。每天3000字,是这位年近8旬的老人为了弥补失去的时间给自己安排的工作进程。借助于放大镜,他用昏花的双眼和颤抖的手,完成了一部部译稿。到1991年他89岁之际,已有约1000万字、30部作品的译文脱手。可叹世事艰辛,纯文学作品的出版苦苦挣扎,这些肯定不会畅销的左拉著作只能整齐地“束之高阁”,任其“沾满灰尘,发黄变脆,虫咬鼠啃”。
 
凝聚着毕修勺一生心血的遗稿,似乎散发着一种特殊的力量,使许多像巴金先生一样的知情人为之痛苦,为之不安,为之奔走呼吁。历史不会永远埋没真正具有价值的事物,也不会忘记那些为此付出生命和智慧的人,毕译《左拉小说集》的问世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 分享到: